一、視訊剪輯的基本配備
影片640*480是最低需求(mpeg.wmv),avi(320*240),
剪輯需avi.mpeg才可用,av三條(黃:video,白:左聲道,紅:右聲道)
顯示卡的S端子也可使用,但是沒聲音
1. 攝影機:
[V8、HI8] [無1394]、D8、DV(mini dv、dv cam:40萬,6pin)、HDV
2. 影片擷取卡:
最普通三千多,1394卡一、兩百元,av:影音都有、畫質較差,s端子:只有影片,1394:影音都有、雙向傳輸 。
錄放影機:輸出、輸入都需接av端子
數位攝影機,都可以叫DV。
電視卡有兼影片擷取卡,但是不能輸出,只能輸入。
3. 傳輸線
攝影機儲存方式:
錄影帶(需要擷取)、DVD光碟片(無1394介面)、微型硬碟mp4(影片小、畫質好)、記憶卡
DV:拍出來要擷取,擷取時間1:1,格式Dvavi,非破壞性壓縮、畫質好。
DVD攝影機:可用usb讀出mpeg4檔(可當成素材直接剪輯)或vob檔(影片專屬類型格式),需用軟
體轉檔後,才可做為素材。
4. 電腦及剪輯軟體
Premiere做剪輯,不挑顯示卡。
二、影片基本拍攝技巧
一般人拍攝畫面會晃,攝影機是拍動態的,但是機器本身不應該動,攝影機很多時候是拍定鏡,鏡頭應慢慢跟著移動,拿著很累可以架腳架、但是比較不好活動,如果是拍舞台劇、偶像劇,鏡頭不用動太多,攝影機是固定不動。
比較常用的攝影機移動,是掃整個場景畫面,為了解所有場景,拍影片會用軌道車,機械式攝影機,拍特殊鏡頭,天空俯瞰,要用機器去做,人沒辦法,zoom in、zoom out、定鏡(攝影機移動、或演員動)用最多、往上下左右移動。
到現場會先觀察環境,看哪裡可以拍,想像動作如何拍,不要一拿起來就開始拍,定鏡是比較簡單,會用兩隻手去拍,避免晃動跟抖,最好是架腳架,單隻手拿攝影機,另一隻手支撐並控制方向,最好兩個手臂靠在胸口。
通常拍pan?,是為了交代整個環境,交代一次就好,如果來回很像監視攝影機,可以拍兩次,取一個比較好的,開始錄時按下去數兩秒再開始錄,拍過來在數兩秒再拍回去。
看環境要先找中點位置,再轉找起點開始拍,拍到終點在停下來。Zoom in跟zoom out也是有目的的,如果拍全部人,會不知道誰是主角,所以要把鏡頭zoom in到他身上,先給他特寫,然後在zoom out,所以是有意義的,也是一次就好,不然畫面會很奇怪。
除非是舞曲為了節奏感,但是要用專業攝影機,才能切換的很快。
三、影片及聲音格式的認識
影片:
avi跟mov是剪接最長使用,因為畫質最好,而且是非破壞性壓縮(也可不壓縮,因要在動畫或特效後製時畫面會比較好)。
dvavi(avi 720*2480)一小時影有壓縮片,需用13G儲存,1分約266mb。若不壓縮,1分1.2G,1hr72G,檔案很大但是不失真。
mpeg:破壞性壓縮,既使用DVD畫質(雖有破壞、但可容忍),轉換會重覆破壞
由微軟開發的網路格式有兩種:wmv、asf,放在media server都可提供下載,但asf可用程式禁止下載。如需轉換格式,直接改副檔名即可,因內部編碼一樣,但在後端管理不同。
一般影片跟網路影片的不同:
avi檔(web裡)需完整下載,才可以看。網路格式(wmv)可在網頁上直接播放,表面是一個檔案,但對封包有分割,只要讀取完就可播放,可以邊讀邊播。
mov可壓縮成網路格式,畫質較好,檔案較大,頻寬也要比較大。(http://www.pixar.com/)
聲音:
wav、aiff:畫質最好,不壓縮。 mp3:網路視訊、剪接可用。 wma、ra:網路廣播。
midi檔:大部分剪接軟體不支援。
四、影片擷取時的注意事項
3ccd攝影機:表示擷取影像時,是用3個感光晶片(RGB三色各由一個感光晶片處理,比較接近原色。)
DV畫面尺寸(720*480),攝影機無像素問題,皆統一34萬像素,如果說有600萬像素,是拍照片才有。
電視台系統的影片尺寸是720*486,電影是一秒拍24格畫面。
1. 硬碟的轉速
5400轉(舊硬碟、筆電),用7200轉以上硬碟比較好
2. 系統的格式
Ntfs(新規格)跟Fat32(fat)[win2000以前使用,壞處是擷取時有4G限制,一小時影片要分四次擷取]
Premiere影片擷取的設定
一、影片擷取儲存檔案位置的設定
DV CAM錄影帶2-4小時,空白帶沒時間碼無法擷取。
二、預覽產生之暫存檔位置的設定
三、擷取裝置的擷定
四、一般擷取與批次擷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